大家好,我是张贵川,是智信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年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第3个年头,我能成为一名教师,是一次偶然,也是必然。回首我走过的20多年,我能站在今天这个舞台上,我要感谢一个人,我的小学老师--李成莲。
我第一次遇见李老师是在1999年9月。剪着一头齐耳的短发,带着一副白色的眼镜,年近60的她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让人非常的亲切。
在我眼里,她无所不能,数学、语文、音乐,都是她在授课。她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但那一口流利的椒盐泸州话和她的耐心和细致的讲课方式,总会让人喜欢上她的课。
后来啊,村小搬到了10公里外的镇上,李老师也退休离开了学校。但故事却还没有画上句号。
2010年,高中的我放假回家,我突然听见荒废许久的村小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疑惑地向爷爷打听才知道,村里的幼儿园又重新办了起来,而接手的老师正是已退休的李成莲老师。
我看到偌大的校园里,李老师一个人打铃,一个人上课,已年近花甲的她看护着一群56岁、总是叽叽喳喳,吵吵闹闹的小孩子。
为什么在可以享受退休的年龄还要回学校这么辛苦的当老师?后来我才知道。由于镇委镇政府考虑到幼小的孩子们上学路途中不安全,最终决定还是将幼儿园搬回村里,但却没有老师愿意来。而听说这事儿的李老师没有半分犹豫,主动请缨,独自支撑起了这个幼儿园。
李老师曾经的教学方式其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教学。为了讲好普通话,她每天坚持到镇里学习。或许这个正日新月异的时代曾试图抛弃连普通话都不会的她,但她却从未停止追逐这个进步的时代。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责任,就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李老师的坚守,是一个教育人的担当。
就这样,李老师在教师的讲台上一站就是整整52年!
今年过年回家,我又碰到了李老师。和李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又不经把话题拉到了小学的时候。李老师说,从事教育生涯五十多年以来,我可能忘了许多事,但是,我始终忘不了的是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孩子,每一个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家长,眼里都充满的光芒。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知道那光芒是什么,是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是对无限未来的向往,就是希望孩子们明天能过得更好。
回望人生,忽然发现我正是李老师那众多的受益者之一,知识让我走出了山村,让我能够有机会站在今天这个舞台上分享我的故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实现,离不开像千千万万像李老师这样扎根在教育脱贫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了何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默默坚守在基层教育,让一个又一个稚嫩的脸庞走进了校园,让一个个家庭实现了希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竭力前行。追问自己,我的中国梦是什么?与李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释然了,国家是由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让每一个人都过得更有尊严,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有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可能性,参与进这个过程,帮助千万个平凡的家庭,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们甘为人梯,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了中国教育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力量托举起了每一个孩子能够仰望星空的梦想。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手持接力棒的青年教师,正是要在这中华民族铸就的新时代的丰碑下,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昂首挺胸,大胆追梦!千千万万的李老师们,请您放心,我会像您一样,恪尽职守,初心不改,热血不凉,以新时代青年教育人的担当,不断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