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媒体关注 - 正文

【学习强国】: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四讲”模式 让党史学习教育可触可感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1-06-22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四讲”模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活”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思政教师带头讲

      按照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党100周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党史学习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思政部直属党支部书记牵头召开了学习党史动员会,鼓励全体思政部教师发挥学科优势,带头讲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充分利用每周二下午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了以“改变历史的瞬间”“迎接胜利曙光的一次盛会——七届二中全会”等为主题的微党史学习活动,做到全方位、全员参与。思政教师先后到药检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等二级学院开展党史专题讲座。4名思政教师作为市委宣讲团成员分别赴荥经、汉源、石棉、雨城区、芦山、宝兴、名山等地开展了9场宣讲。


  两校携手联合讲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联手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由席懋昭烈士的后代林琳老师给同学们讲述“陈云出川”的历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到场馆,零距离接触革命先烈,让同学们感受到共产党员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勇于献身的崇高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脱贫楷模实地讲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带领学生前往三河村进行社会实践,由三河村的驻村干部李凯对大家讲述脱贫攻坚历史变化。李凯谈到:“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变化大极了,我刚来时,村里全是土坯房,我们住的地方没厕所、没厨房……进村的机耕道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可以说都脱胎换骨了,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通了水电,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前,建成了幼教点、村史馆、活动中心,村民医疗保障全覆盖……贫困群众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245元,比2015年增长了5倍。但其实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的精神状态,村民们感党恩、跟党走,憧憬新生活,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90后的基层工作人员,李凯认为基层工作是锻炼人的,也能磨炼意志。同学纷纷表示要发挥自身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把实践作为最伟大的课堂,认真读懂社会这本最厚重的书,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彝海结盟”创新讲

       通过带领学生到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课堂,一张张记录先烈事迹的图片、一件件镌刻红色记忆的文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悟了彝海结盟和长征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现场体验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红色研学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可观、可触、可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信息来源于[学习强国]